地質勘查
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>企業(yè)管理 > 地質勘查 > 正文
西藏甲瑪銅多金屬礦勘查開發(fā)調查報告(下)
信息來源:       發(fā)表時間:2013-11-27 00:00:48
  

2008年8月18日,甲瑪礦產開發(fā)項目正式動工建設。
  當地藏族老鄉(xiāng)們目睹了他們從未經歷過的盛大場面:從拉薩河畔的水源地,到20多公里處的甲瑪溝,華泰龍的全體員工和19家承建單位的3000多名建設者,在144平方公里的礦區(qū)范圍內同時開工,在海拔4000米~5400米的高原上,繪就了“萬馬奔騰戰(zhàn)甲瑪”的壯麗圖景。
  建設者們遇到了不少棘手的問題:如何實現多金屬同時回收利用,如何處理尾礦和選礦廢水,如何扭轉當地群眾對礦產開發(fā)的抵觸情緒等。尤其是環(huán)保問題和民族關系問題,如果處理不好,勢必影響當地社會穩(wěn)定,損害央企形象及各方利益。
  華泰龍迎難而上,反復研究高原建設、生產和管理的特點,不斷調整設計方案,大力開展科技攻關,破解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又一個行業(yè)奇跡。同時,致力于解決當地群眾最關心、最直接、最現實的問題,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,從而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信任和支持,為項目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(huán)境和氛圍。
  攻克選礦技術難題
  6種金屬同時回收
  華泰龍遇到的第一道難題是多金屬礦的綜合利用。
  甲瑪銅多金屬礦的原礦中,含有銅、鉛、鋅、鉬、金、銀等6種有價元素。華泰龍相關負責人表示,要在選礦過程中同時回收這幾種金屬,不要說在國內,即使在國際上,也沒有一家礦山企業(yè)這么干過。 金、銀相對來講容易分離,但銅、鉛、鋅、鉬分離起來十分麻煩。特別是銅鉛分離,至今仍是世界性的難題。
  分離兩三種金屬尚且不易,何況要同步分離6種?華泰龍面臨巨大挑戰(zhàn)。
  然而,困難再大也難不倒華泰龍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們。
  公司拿出大筆資金,委托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等兩家國內權威的科研機構,反復進行選礦試驗,最終攻克了多金屬回收技術難題。
  按照北京礦冶研究總院設計“銅鉛混合浮選再分離—鋅浮選”選礦工藝流程,選礦時在礦粉中加入不同的藥劑,利用礦石的比重不同和可浮性進行選別:首先在銅鉛鋅中進行選別,將比重較輕的鋅選出來,然后對銅鉛進行分離,由此分離出銅精礦和鋅精礦,最后再從銅精礦中分離出賦存的鉬。這樣,就神奇地完成了銅、鉛、鋅、鉬的有效分離。
  依靠這項技術,華泰龍實現了6種金屬的最大限度回收利用,其中銅回收率達到90%以上,遠超85%的全國平均水平。其他幾種金屬的回收率也很可觀:分別為鉛86.75%,鋅67.74%,金65.35%,銀90.87%,鉬47.86%,均達國內先進水平,基本實現“吃干榨盡”。
  多金屬選礦技術的突破,為甲瑪項目一期工程(日處理6000噸礦石)投產和二期工程(日處理礦石4萬噸)投產,掃清了障礙。
  尾礦壓成“餅”堆放
  選礦廢水“零排放”
  尾礦和選礦廢水處理,是華泰龍面臨的第二道難題。
  傳統(tǒng)的選礦工藝,大多采取直接排放的方式。如果因循這種方式,按一期工程日處理6000噸礦石計算,選礦廠每天需消耗3萬多噸新水。污水排放除了會對區(qū)域內水體造成嚴重污染外,還會造成巨大的水資源浪費。
  為此,中國黃金集團一開始,就對華泰龍的選礦廠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: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,不惜投入較大的運營成本,真正實現選礦污水“零排放”。圍繞這一目標,華泰龍?zhí)岢隽瞬捎谩拔驳V壓濾干堆技術”存放尾礦的想法和建議,得到了集團公司的支持。
  傳統(tǒng)的尾礦排放方法叫作“全尾排放”,又稱“濕排”:即將選礦車間排放出來的尾礦和水一起,通過輸送管道直接輸送到尾礦庫。其弊端是尾礦水含多種藥劑,很容易滲流到周邊環(huán)境。
  華泰龍采用的“尾礦壓濾干堆技術”又叫“干排”:即將選礦車間排放出來的尾礦輸送到壓濾車間,擠壓成含水量不到20%的尾礦干餅,經輸送皮帶送到尾礦干堆場堆放;尾礦水和壓濾水返回到回水池,經處理后循環(huán)使用。為防止干堆場滲漏,在干堆場擋土壩的下游設一個集水池,集水池中的水同樣返回回水池循環(huán)利用。
  實行“干排”后,礦山一舉三得:一是尾礦干堆場穩(wěn)定性好,有利于安全;二是真正實現了廢水“零排放”,避免了環(huán)境污染;三是選礦廢水的循環(huán)利用,使得日用新水量僅為2000噸左右,每天可節(jié)約用水3.4萬噸。
  井下運輸原礦
  保護地表植被
  甲瑪氣候干旱,地表覆土薄,千百年來形成的植被一旦被破壞,將很難恢復??紤]到環(huán)境保護和群眾放牧,華泰龍對原來設計的原礦運輸方案進行了重大調整。
  最初擬定的從采礦場到選礦廠的原礦運輸方案有4種。經反復論證,首先放棄了對地表環(huán)境影響最大的汽車運輸方案,然后淘汰了對環(huán)境有一定影響且存在運行安全風險的索道運輸方案,平硐溜井+平硐轉運方案由于施工難度大、建設周期長、投資多等因素,也未被采用,最初結果是選擇了平硐+地面軌道運輸方案。
  在地面軌道即將開工前,華泰龍又一次開會征求意見。與會人員經討論認為:原設計的地面軌道,一是全長2900米,占地過多,對地表破壞相對較大;二是礦區(qū)處在牧區(qū),牛羊經過的道路須建涵洞,通行不暢;三是受降雨、降雪等天氣影響較大。因此主張采用井下平巷運輸+地面卸載方案。
  優(yōu)化后的方案盡管增加了880萬元的投資,但由于對環(huán)境影響最小,因此得到了集團公司的批準。建成后的地下運輸通道長達5500多米,采礦場出礦與選礦廠受礦高差最大達到397米,雙雙創(chuàng)國內“之最”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為了在建設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護環(huán)境,華泰龍組織施工隊伍認真學習環(huán)境保護法律法規(guī),并把環(huán)境保護納入到對各施工隊的綜合考核內容當中。
  經過學習培訓,工地上出現了一幕幕感人的場景:工人們不惜費時費力,對因施工剝離的草皮、灌木及時進行處理,能移栽的立即移栽?;睿划敃r來不及移栽的,先收集養(yǎng)護起來,待工作點完工后再進行復墾覆綠。
  環(huán)保投入超“國標”3倍
  “綠色礦山”實至名歸
  華泰龍廠區(qū)入口處左側,有一座巨大的土堆。這是公司專門儲備的復墾用土,隨時用于礦區(qū)“地表修補”。
  這是華泰龍致力于建設綠色礦山的生動寫照。為了保住甲瑪的青山綠水,公司給自己定了個任務:不欠環(huán)境“新賬”,幫過去企業(yè)還“舊賬”。
  甲瑪溝通往礦區(qū)的道路,過去是一條坑坑洼洼的土路,有3個藏族村子沿線分布。當地老鄉(xiāng)出行很不方便,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”。華泰龍進駐甲瑪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土路改造成寬闊的柏油馬路,并耗資300萬元,在道路兩邊種上4000多棵從黑龍江運來的金絲柳,從此為甲瑪溝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  原有的幾家采選企業(yè)被整合后,留下的選礦廠和尾礦庫像一塊塊巨大的膏藥,貼在甲瑪美麗的肌膚上,和周邊環(huán)境格格不入。華泰龍主動投入1300萬元,對這些廠房和尾礦庫進行了復墾,并通過植樹覆草進行美化。對公司新建的選礦廠,華泰龍投資1100萬元進行綠化設計,通過植樹、種草、修建水渠和灌溉工程等,使礦山“綠色、生態(tài)、環(huán)?!钡男蜗蠖ㄎ粚嵵撩麣w。
  除了礦區(qū)綠化,華泰龍還積極參與當地的植樹造林。今年年初,公司與鄉(xiāng)政府簽訂協議,投資20萬元購買2萬多棵樹苗,為當地造林408畝。
  據統(tǒng)計,自開工建設以來,華泰龍在礦區(qū)綠化、土地復墾、水土保持、尾礦和廢水處理等方面的投入,累計達到2.5億元,占基建總投入的11.1 %,遠遠超出3%的國家標準。
  華泰龍高度重視并竭力保護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做法,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一致好評。2010年10月,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到甲瑪礦區(qū)檢查工作時,對華泰龍“點上開發(fā),面上保護”的方式,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贊揚。
  愛心奉獻藏區(qū)
  墨竹富甲高原
  過去的采選企業(yè)給當地群眾留下很不好的印象。在不少人看來,“開礦就是污染水源、破壞環(huán)境”。
  為打消群眾疑慮、贏取他們的信任,華泰龍認真履行央企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,為和諧礦區(qū)建設付諸了巨大的努力。
  一是組織民風民俗培訓班,請西藏的專家學者講課,使員工深入了解當地風俗,更好地與當地群眾溝通和交流。
  二是堅持“用工本地化”。對甲瑪溝群眾分批開展實用技能培訓,然后錄用到礦山工作。截至目前,已錄用周邊藏族員工191人,累計發(fā)放工資4000多萬元。同時,選送藏族學生到東北、云南的大專院校深造,為公司培養(yǎng)管理人員打下了基礎。
  三是出資1900萬元收購當地群眾原有的松散、無序的運輸車隊,墊資組織全鄉(xiāng)655戶3850名農牧民,入股成立甲瑪工貿有限公司,與華泰龍開展運輸、綠化、環(huán)保、勞務等多領域合作,為當地群眾致富搭建平臺?;ㄆ陂g,雇傭當地藏族民工參與建設、運輸、采購砂石料等,累計為農牧民創(chuàng)收3850多萬元。
  四是實施系列愛心工程。捐資165萬元修建甲瑪鄉(xiāng)安全飲水工程,投資330萬元修建甲瑪鄉(xiāng)農田灌溉工程。向貧困群眾捐款近百萬元,捐資助學55萬元。
  五是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。支付原采礦企業(yè)拖欠群眾的草場補償費和牛羊死亡補償款數百萬元。
  在華泰龍的推動下,甲瑪鄉(xiāng)所在的墨竹工卡縣,近兩年來成了西藏經濟發(fā)展的“明星”:2010年7月甲瑪項目一期工程投產后,僅5個月就上繳稅款2650多萬元,助推墨竹工卡縣率先成為自治區(qū)稅收超億元縣。今年上半年,華泰龍實現工業(yè)產值3.2億元,占自治區(qū)上半年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的23%。
  華泰龍把企業(yè)的目標與當地的發(fā)展有機結合起來,讓甲瑪溝群眾從礦區(qū)建設和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中受益,使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與自治區(qū)的發(fā)展相互促進,真正實現了多方共贏。

網站主辦:中陜核工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宣傳部
地址:西安市航天基地航天大道396號
電話:029-62818148
郵編:710100

中陜核工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宣傳部承辦
版權所有:陜西省核工業(yè)地質局  中陜核工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
未經允許任何人在任何媒體不得擅自轉載和引用本網站的內容
建議使用1920X1024以上分辨率IE8.0以上版本瀏覽器
陜ICP備15016536號-1